一、指导思想
为深化课堂教学改革,使教学行为能关注并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建立符合学生学情的班级教学模式,,2017学年我校教育遵循“因材施教”的原则,在江北区教育局的领导及关怀下,特制定《江北实验中学动态分层实施方案(试行)》。
二、实施背景
1、学生个体差异的必然需要
每一位学生在生理发展和心理特征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对学科的兴趣和爱好,对知识的接受能力的差异也是客观存在的。尤其是经过初中两年的学习,其对知识的领悟与掌握能差异会更加显著,在同一班级中,两极分化的问题切实存在并日渐凸显出来。在这样的情况下,按以往的班级模式,教学中仍采用“一刀切”,不顾学生水平和能力差异,对学生统一要求,采用同一方法来授课,势必造成“优生吃不饱,学困生吃不了”的现象。这样的教学方式必然不能充分照顾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的充分全面的发展极为不利,而实施动态分层将逐步改变这种现状。
2、中学教学课程改革的需要
《新课程标准》确立了“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体现出教育的个性化。教育机会均等的理念是建立在每一位学生都享有平等的、适合于自身发展机会的基础上的。追求平等并不意味着不管学生的差异性和个性而提供整齐划一的课程和教学,而是以尊重学生的差异性为前提,保障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权利。因此,树立 “适合的才是最好的”的 观念,根据学生的个人学习程度、方式、方法和能力的不同,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实施动态性分层次走班教学,这正是对课程改革的良好诠释。
3、学??沙中⒄沟男枰?/span>
宁波市江北区实验中学是2006年开办的一所新型学校,学校的办学宗旨是为了学生的一生幸福和可持续发展打好基??;办学目标是办特色学校、育特长学生、创一流质量,努力打造成一所让人民满意,让家长放心,让学生成材的现代化示范性窗口学校。近几年来,周别同类型的初中学校也都办得风生水起,面对21世纪的教育竞争,学校再一次明确提出以“求质量”和“重特长”为生命线,精心打造现代化的一流初中的口号。那么,动态分层教学的模式就是我校为此而迈出的第一步。
三、实施对象
九年级段学生(八个班)
四、实施科目
数学、科学
五、实施目标
1、发展优等生:这一层次的学生,一般学习基础扎实,学习习惯良好,因此主要目标是培养提高他们深刻理解知识,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培养他们的创造能力,发展他们的个性和特长。
2、提高中等生:分层教学的重点是中等生,他们的进步与否决定了一个班级分层教学是否成功。这部分学生一般在学习习惯上有欠缺,不少都有懒惰思想,学习缺少恒心和毅力,不愿意做更深入的思考,人数在班级所占比例也最大。因此主要目标就是要采用各种方法,引导他们不断,在熟练掌握基本知识,灵活运用基本方法的基础上,提高学习兴趣,提升自主学习能力和理解探究能力,最终使学习成绩更上一个新台阶。
3、帮助学困生:学困生不仅表现为基础差,成绩不理想,而且缺少必要的学习信心与向上的动力。因此,加强思想教育,重视心理疏通,转变他们的学习态度,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努力使他们掌握最基本的知识和技能应成为主要目标。
六、实施原则
分层教学模式对老师和学校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学校做好各方面协调工作,逐步建立起一套完善的管理保障和评价体制,保证分层教学的质量,使分层走班能真正地“走”出实效。
分班原则:公正、公平、公开
教学原则:合适、到位、创新
七、实施计划
1、成立江北实验立中学校动态分层走班领导小组。
组长:钱朝虹
副组长:刘愔颖、蒋仕昂、邹雪峰、陈小波、任国军、
沈菲、姜建波、应栋斌、叶波
成员:数学(陈波、周凤凤、王月初、俞静)
科学(沈丽英、韩丽瑾、徐东海、马江迪、徐爱娣、孔露捷)
班主任(李文波、王荷萍、邹李超、陈迎春、赵年珍、唐惟匀)
2、前期准备
(1)学校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搞好分层走班教学的宣传发动,使教师、家长和学生充分认识到实施分层走班制的必要性,在“走班”前把每个层次水平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对学生的要求等告知学生,让他们结合自己的情况作自我评判、自我选择。
具体举措:在学生和家长群体中开展调研和座谈。
(一)学生地方开展问卷调查,调查内容以关注学生科学、数学方面现状与需求为主,由班主任负责,(资料)。
(二)家长以座谈会形式为主,告知全体家长,但抽取部分家长进行调研,由领导小组负责(资料)。
(2)教务处、班主任对各班学生分层情况进行汇总、统计,调整、编排出分层教学班学生名单。
(3)备课组讨论并提出本学科的开课方案、确定各层次班级教学、管理的目标和方式。
(4)学校教务处对分层走班方案进行整合、协调,并考虑教室、时间、科目分布等因素,统筹安排,编排课表。
3、确立分层走班制度。
(1)班级名称
以原有班级为行政班,301、302即为行政班捆绑,组成两个新教学班,称为:数科1班、数科2班。以此类推,303、304为行政班捆绑,组成两个新教学班,称为:数科3班、数科4班;306、307为行政班捆绑,组成两个新教学班,称为:数科6班、数科7班;309、310为行政班捆绑,组成两个新教学班,称为:数科9班、数科10班。除了数学、科学课,其余时间按照原有行政班上课。
(2)学生确定
分层时按成绩选择适合该生水平和能力的层次。(或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建议)。做到分层原则之公正、公平、公开。
具体确定依据:
?学生期中、期末为主要参考依据(科目?综合?)
?其次参考标准A层:基础扎实,接受能力强,学习自觉,方法正确,成绩优秀;
B层:A层余下的学生。
(3)教师安排
学校分层教学班级师资配备以原有行政班教师配置为主
(4)教学要求
A、B两层教学进度始终保持高度统一,坚守课标要求。分层只是在教与学的方法、在知识拓展与能力提升作不同要求。(详见附件一 《教学策略》)
(5)动态管理
新教学班的学生实行动态管理,以期中、期末考试成绩(科目?综合?)作为最终考量依据,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结合班主任和任课教师意见及学生意愿,实行“微调”,成绩进步的学生可以升层,成绩退步的学生必须降层,不存在“一劳永逸”的“A层生”和“B层生”。
(6)座次安排:教学班的学生要在指定班级的指定位置听课,由教学班班主任安排好各班的座次,注明姓名、学号和行政班所在的班级,以便管理。新教学班学生在走班期间,不得翻动其他同学的物品,如有损害,将对其批评教育。
宁波市江北区实验中学
2017年9月
附件一
动态分层走班教学策略
1、教学目标分层模式及教学策略
层次 | 教学目标 | 教学策略 |
A层 | 注重学法指导,深化课标要求;培养探究能力、学科思维、学科思想。 | 有科学的学习方法、策略、经验;内容适度扩大;密度适当加大;多些变化,多些综合,多些自主,多些交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突出尖子生培养, |
B层 | 培养兴趣,增强信心;适度拓展教材内容,注重学法指导;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过关,落实课标基本要求。 | 难度适当降低;速度适度放慢,补缺漏,补方法;少变化,多反复,多示范,重基础,教方法,常反馈,多鼓励。加强重点辅导。 |
2、难度分层模式
层次 |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 知识拓展与运用 | 学科思维 |
A层 | 少而精 | 扎实充分 | 重点强化 |
B层 | 扎实充分 | 重点强化 | 少而精 |
3、作业分层模式:
由于课堂教学目标有所不同,因此为巩固所学内容的作业设计也应有所不同。A层学生:基础题加能力提高题;B层学生:基础题加巩固练习题或综合题;当然,B层学生完成自己的练习题后可以向高一级练习挑战,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学习兴趣与学习热情。
评论
还能输入140字
用户评论
经过核实,本空间由于存在敏感词或非法违规信息或不安全代码或被其他用户举报,
已被管理员(或客服)锁定。
本空间现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解锁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锁定人处理。
当前机构空间已被管理员(或客服)封锁。
目前机构空间无法正常访问,也无法进行任何操作。
如需重新开放,请联系当地教育技术部门,由当地教育技术部门联系管理员(或客服)处理。